太平猴魁产自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创制于清代光绪年间,时有茶商将尖芽整齐的芽叶单独拣出,高价销售获利。家住猴岗的王魁成受到启发,认为可以从采鲜叶开始精挑细制,于是在高山茶园内专门选摘壮挺的一芽二叶,精心制作成茶。由此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所产的茶叶品质为尖茶之魁,而茶叶制作技艺首创者又名“魁成”,因而以“太平猴魁”命名。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每年有两百多个雾天,极适宜茶树生长。太平猴魁茶生产分布区域为黄山区辖区14个乡镇,主要生产区域为新明乡、龙门乡、三口镇,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太平猴魁茶独特的品质。
茶园风光
制作技艺
采摘:开园采摘时间在每年四月中旬左右,立夏前结束,历时二十多天。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初展,采用提手采。采茶要做到“四拣”原则,即一拣山,拣高山、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二拣丛,拣树势茂盛的柿大茶品种的茶丛;三拣枝,拣粗壮,挺直的嫩枝;四拣尖,采回的鲜叶折下一芽二叶的“尖头”,作为制作猴魁的原料。
采摘的鲜叶需及时摊放于竹制可透风漏水的大篾盘中。
采摘
拣尖:将采回后的鲜叶倒在拣板上,按初展的标准一颗一颗进行挑选,做到“八不要”,即对夹叶、过大、过小、瘦弱、色淡、紫芽、病虫叶不要。
拣尖
摊放:对精心挑选出的原料要进行摊放。摊放时间4—6小时。鲜叶摊放以叶质由硬边软,开始失去光泽,青气减少,清香初显为宜。
摊放
杀青:采用平口深锅杀青,锅温120℃左右,每锅投叶量约2两,低度翻炒,每分钟翻炒30次左右。当叶温烫手冒热气时,翻炒高度增加,以散发热湿气。翻炒动作要求“带得轻、捞得净、抖得开”,茶叶不能在锅内打滚。杀青是太平猴魁的关键工序,杀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成品的色泽、香气和滋味。
杀青
头烘:头烘俗称“子烘”。每锅配篾制烘笼四只,用炭火烘焙。第一只烘笼温度100℃左右,余下三只烘笼温度依次降低,分别为90℃、80℃、70℃。头烘后,摊晾40-60分钟,使茶叶冷却回软,再上二烘。
二烘:俗称“拖老烘”,温度80℃左右。每笼烘叶量较头烘的4-5倍, 二烘后,摊晾5—6小时,使水分慢慢地重新分布均匀后,再进行三烘。
三烘:烘顶温度50℃左右,每烘茶叶约1斤半,翻烘4—5次,翻烘时切记按压,历时30分钟,至茶叶足干、手捻茶叶成粉末时即可。
太平猴魁成品茶叶
装桶:太平猴魁茶出笼后,储藏于铁桶内,铁桶内衬垫“箬叶”以提高茶叶香气。
品质与冲泡
太平猴魁茶,属烘青绿茶,外形扁展挺拔,色泽苍绿匀润,遍身白毫,主脉呈暗红色,冲泡时芽叶缓慢舒展,竖立成朵,宛如兰花,汤色嫩绿鲜亮,香气鲜灵高爽,滋味鲜爽醇厚。
冲泡
太平猴魁茶可选用玻璃杯,取3-5克茶叶,用开水冲泡,第一次加水1/3杯,等待1分钟,茶叶逐渐舒展开来;然后第二次加水,3分钟后,即可饮用。
传承保护
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方继凡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我一逃跑皇帝,你让我反清复明?》小说章节列表精彩试读 朱宁徐达小说阅读 第5章虽然对这支兵马不屑一顾,可凭着多年指挥作战的谨慎,吴三桂还是开口问了斥候一句,“可看清这支队伍打着谁的旗帜?”“禀王爷,他们的旗帜上面有一个‘蓝’字!”“蓝?”吴三桂若
周赣周清未删减阅读 六神马良小说大结局无弹窗 在工厂上班补贴家用的我,被机器砸断双腿,工厂赔付了三十万,给我治疗双腿。我的婆婆和老公竟为了省下这笔钱,擅自把双腿还能治疗的我送回了家,导致我下半身瘫痪。出院后,婆婆在家里
主角哈里星星 我的病娇蛇妖女友的小说在线阅读 小说全集免费在线阅读(哈里星星) 1我是个盗墓贼。"这位美女,大半夜的躺在棺材里,不怕着凉吗?"我强撑着笑脸,手电筒的光柱抖得像得了帕金森。棺材里的女人缓缓坐起身,黑发如瀑,皮肤白得像是从未见过阳光。她冲我笑
(新书)贺金巧王宇倩全文阅读 新书《贺金巧王宇倩》小说全集阅读 婚礼前八小时,闺蜜群里弹出一条消息:“我爸被纪检委带走了,婚礼取消!”我们彻夜安慰她,替她通知宾客,甚至帮她对抗婆家的退婚压力。直到她晒出奢华婚礼现场照那晚——我保存了她秒
童希傅晏寻夏烟全本章节阅读 童希傅晏寻夏烟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陆识拗不过她,留下来照顾了她一晚,第二天一早,才回了医院。而童希也匆匆去公司上班。今天,她要陪傅晏寻去参加一场宴会。但童希并不是他的女伴,只是以助的身份跟着。夏烟,才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