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王安石不仅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文学家。他主张文学创作必须“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就他的诗来说,王安石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创作内容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到了晚年退出政坛后,心境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在后期创作中,王安石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注重炼意和修辞,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了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诗的第一句写峰上古塔之高,是为言明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在之前使用“不畏”二字,表现其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赏析】此诗前两句描写湖阴先生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其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出其人的高洁。全诗既赞美了湖阴先生的朴实勤劳,又显露出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能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乐趣。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赏析】这首诗一二句写景状物,描绘杏花临水照影之娇媚。首句点明杏花所处地理位置;次句从花与影两个方面写杏花的绰约风姿;三四句议论抒情,褒扬北陂杏花品性之美。全诗跌宕有致,富于曲折变化,有直写,有侧写,有描绘,有议论,诗人寄情于物,体现出其刚强耿介的个性和孤芳自赏的心志。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赏析】诗人站在一个政治家的角度,从冷静分析入手,以楚汉战争发展的客观形势为依据,对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结局进行理性判断,道出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显示出他的果敢和睿智。全诗议论精警,辛辣冷峻,独具只眼。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赏析】此诗描绘王昭君的美貌,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同时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全诗语言矜炼深雅,缠绵婉丽,其歌颂明妃的不以恩怨易心,具有现实意义,也因此遭致纷纷议论,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
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
【赏析】一、二句写眼前的望夫石,云鬟烟鬓,语言简单明了,描写形象逼真,把云烟比作望夫石头发。“云鬟烟鬓与谁期”中的“与谁”用了反问的语气,体现出望夫石对丈夫的归来抱有深深的期待,并引起读者思考望夫石像所想的内容。
三、四句转写另外一个“望夫”的传说,引用了“二妃望舜,本意在望其生还。”的典故。通过舜帝妃子期待舜帝归还来烘托诗人所要表达出向往国家美好政治的前景。在诗人者看来,舜还是上古圣明之君的一个代表。望舜实是向往圣明之治。希望国家未来的政治路途能够光明,国家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全诗没有国家方面的描绘,却通过运用妻子期待与丈夫相聚的典故,来表达对未来国家兴盛的向往。诗中通过“还”字把“望夫石”和“二妃望舜”的典故相连,借以妻子期待丈夫归来的故事,共同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的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之情。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赏析】此诗咏汉文帝与贾谊,但与李商隐诗的着眼点不同,议论更大相径庭。李诗以小事而见大节,王诗则因大事而忽小节。王安石认为贾谊的政略,文帝基本都有采用,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官职的高低与否不重要;李商隐抱负难申,乃为贾谊悲,王安石得宋神宗宠遇,乃为贾谊喜,正是不同的遭际,才产生出不同的议论来。就诗歌艺术而言,此诗纯是议论,褒贬分明,对比强烈。
王安石的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诗歌风格:王安石的诗歌风格多样,尤其是他的“半山体”,对宋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诗风简练、刚健,善于用典,以议论入诗,这些特点在后来的宋诗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2. 文学思想:王安石主张文学要为现实服务,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这种文学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学家都受到他的启发,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
3. 词的创作:尽管王安石的词作数量不多,但他在词的创作上也有独特的贡献。他的词风格豪放,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如文章开头那篇《桂枝香•金陵怀古》,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宋词名篇。
4. 文学改革:王安石在文学领域的改革精神也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倡导古文运动,反对浮华的骈文,提倡质朴的文风,这种改革精神在后来的文学发展中得到了一定的延续。
5. 作品题材:王安石的作品题材广泛,涉及政治、历史、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借鉴。
总之,王安石的作品在文学风格、思想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轼在《王安石赠太傅制》中,没有以旧党的口吻全盘否定王安石,而是给予了公正的评价,其中写道:“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说王安石一时名震四海,学问贯通千年:智慧足以通过天道,思辨足以使他的言论成为行动;卓越的文采,足以用多彩的笔法描饰世间万物;卓绝的行为,足以使四方受其影响。运用他的能力在一年之间,很快能够使天下风俗为之一变,表达了对王安石学识的高度的理解与推崇。
为什么现在房子没阳台(为什么现在新房不建设阳台) 国家规定不让建设阳台以前很多楼盘都是利用阳台出挑半面积来增加套内面积当作福利甚至直接算入套内面积卖钱,对于开发商来说这部分没有税不计入总面积,相当于白拿到的,新规范实施后,有些城市还出台了地方规范,要求阳台面积不得大于多少多少平方米,有些城市要求阳台必须在主体结构内,有些城市要求阳台必须全包。2、高
为什么酒店的床单都是白色的(酒店床单和毛巾几乎总是白色的原因) 床单有多种颜色和面料,从灰色到红色再到蓝色。浴巾也是如此。你自己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或者你可能认识一个在他们的亚麻布上保留流行颜色的人。但是当你去酒店时,通常不会有很多种类。被子可能是五颜六色的,但床单和毛巾几乎总是白色的——明亮的高功率白色。考虑到酒店白人穿很多衣服这一事实,这是一个奇怪的选择。虽然
床单为什么会变黄怎么样弄掉(为什么男生的床单容易发黄?) 说到床单发黄的问题,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脏了?”其实,床单发黄的原因可不只是脏,它和生活习惯、体质、季节都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床单特别是男生的床单容易发黄,如何判断皮肤是否被螨虫侵扰,以及冬天到底多久洗一次床单才合适。为什么男生的床单容易发黄?很多人觉得床单发黄是因为没洗干净,
为什么笔记本触屏失灵(笔记本触摸板用不了?) 完蛋了,触摸板动不了了,这怎么搞?鼠标是好的,这下玩完了,触摸板坏了。从小不学好,长大修电脑,今天来盘一下联想的拯救者。刚清完灰,但是我发现进系统之后触摸板怎么动都动不了,难道触摸板坏了?鼠标看一下,鼠标是正常的,这怎么搞?清了灰之后排线我记得全部插牢了。之前触摸板也是可以用的,注意看一下,F1到F
主卧为什么不宜外人睡呢(夫妻的床为什么不能让第三个人睡?) 在外面打拼了半辈子的小两口通过积攒,终于在城里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家,但是谁家都会有来客人的时候,比如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闺蜜等。如果房间不够住你会腾出你俩的房间和床出来给他们住吗?为什么有些夫妻俩宁愿吵架也不愿意腾出自己的房间来让他们住?会引发夫妻感情不和夫妻共同的卧室睡的大床属于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