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也叫门坎。提起家时老宅的门槛,小时候,我对门槛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
一是过门槛时,脚提得不高,碰到门槛就扑倒在地,有时从门槛外扑到屋内,有时从门槛扑到屋外,不是手脚摔得青一块柴一块,就是鼻青脸肿。
二是没事的时候,习惯性的把一只脚抬起来,踩在门槛上,轻则被斥责,重则突然被挨几下揍,主要是让你长记性,下次不能这样做。
小时候,几乎所有家里有门槛的孩子都想过这事,为什么要装门槛,还装那么高。也向大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回答往往用反问句,说,为什么人要吃饭呢?
这种反问的形式,实际上已明确答复你了,你问的问题有多愚蠢。
后来,我带小孩回老家的老宅,他们也同样被老宅的门槛绊倒,摔痛了,一边哭,一边问同样“愚蠢”的问题。
只不过我不再认为这个问题属于“愚蠢”的问题了,他们是在装门槛的钢筋凝泥土砌房子成长起来,当然不懂为什么要装门槛,而且,不管门大门小,不管是一楼的门还是二楼的门,都装有门槛。我只能给他们讲解装门槛的作用。
一、在传统门槛中的真正作用
现在的一些辞典对门槛词条的解释,描述性下定义的比较多,不免出现偏颇,下的定义就不是很准确。
比如,各种辞典中常见的定义是“指门框下端的横木条、石条或金属条”,这种定义,只有少数地方传统建筑的门槛如此,不能代表所有传统民居的门槛。
还有一些解释是“为门下框的旧称,又名门下槛,是门框的最大横料”,这种解释就要准确多了。
对于大门部分传统民居来说,人们不是为了特意设门槛而安装门槛,门槛本身就是门框的组成部分,所以农村称门槛为“门下框”。
在长江流域地区,称门框上下的两块横料、左右的两块竖料为门框枋。对于门框下横料,不管有几块,统称为门脚枋。门槛就是门脚枋。
这里得介绍一下枋和板的区别。在建筑中,枋被称为枋材,用于搭建房屋结构、门窗框架等,其厚度根根不同的用途来确定,至少在1.2寸(4厘米)以上,常用规有1.2寸(4厘)、1.5(5厘米)、1.8寸(6厘米)、2.1寸(7厘米)、2.4寸(8厘米)等。
门槛用的木枋厚度通常为1.8寸以上,最厚的可达5到6寸。
板被称为板材,俗称木板,用来装修房屋。木房子的装修的板材厚度在农村通常称“8分板”,即0.8寸左右,板与板之间,板与枋之间用榫卯方式拼合。
一般门扇主要用“8分板”的板材做成,大门门扇要求要牢固,通常用枋做外框和隔框,内用板拼合,即农村所说的印心门。
门框要求有稳定性,能承受墙体的压力和重量,因此,门框的主要作用,不仅只是支撑门扇,保证门扇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平稳、牢固,不易变形或者松动,还起来自墙体的承重、支撑、固定等作用。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门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门框的作用上,因为门槛贴近地面,或者贴在基脚枋上(木房子门槛下面贴着基脚枋,而基脚枋是整个房屋结构的主要构件),因此,其承受的压力和重量更大。
古代的民居主要有木制结构和砖和木混合结构两种,而砖和木混合结构又包括烧制砖和木混合结、土砖和木混合结构(即土坯房)。
这两种结构的房屋,房龄越长,就越能显现门框的重要支撑作用,更用显现门槛作为支撑中的一环的重要作用。
我国传统民居,尤其是木房子,虽然把承重受力进行了均匀分散,以以致发生强烈地震时也不会倒塌,但是,如果局部受力点出问题,就会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
如果没有门槛,门框的四方框架就缺少了一边的支撑,门框就缺少稳定性,会出现歪、斜和散架的现象,不仅影响到门的稳定,还会影响到门洞两边墙体的稳定。
再说,门扇带给门框的外力是比较大的。比如,人用力关门,人用力撞门,门扇在风吹下自动关门,这种外力不仅只是门框的震动,还会使整个墙体都在震动。
如果没有门框缺少门槛的支撑,会影响门框的稳定,也就影响门扇的稳定,同时也会影响墙体的稳定。还会影响房屋的整体结构的稳定,如果是土坯房,有可能造成房屋的倒塌,如果是木房,会造成门框和墙壁的散架。
古代建筑,人们用的是石灰浆或三合泥,如果没有门框门槛的横枋的连接支撑,而是把两块门框竖枋插入土内或放在地面上,无法固定,即使暂时固定了,也不牢固。那时还没有沥青之类的防腐材料,容易腐烂。
正是因为如此,后来的门槛采用的材料,把木料换成用石条或金属做的门槛,这些材料本向就有固定和防腐功能。
进入现代社会后,有了混凝土及沥青,门框的地面固定也就没有问题了,新建的西式洋房,普遍为取消了门框的下框,这样这类房屋的门槛也就没有了。但是,民居中的木房子依然少不了要装门槛,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以上就是门槛的真正作用,当然,后来人们发现门槛还是其他一些作用,防水、防虫、防尘、保暖、防风等,这些作用都是次要的,没有装门槛也可采用其他的办法。
二是古代门槛文化和民俗
由于古代民居的门槛普遍存在,于是,在古代也就形成了一系列的门槛文化现象以及民俗现象。
1、门槛是身份的象征
在古代,门槛曾一度成为身份的象征,住宅门槛的高度和材质,往往可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例如,到过故宫参观的人就体验过,宫内的门槛就达到了两尺高。
这也就造成民间的攀比之风,都想讲面子,人为地把门槛抬高。但毕竟住宅门槛太高,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实在是“高攀不起”,生活中人们还是要从门出入。
于是,民间从实际出发,不再讲这种虚荣,降低了门槛的高度。通常来说,木房子的门槛高度为40到50公分,原因是门槛下面还有一块20公分左右的地脚枋;其他房屋的门槛高在30公分左右。
到了后来,门槛高度引入了风水中的说法,人们不再在门槛高度上比高低,而是根据风水的玄学来确定住宅门槛的高度。
2、门槛衍生出来的民俗
一是聚气场之说。民间认为,门是气口,也就是气的出入口,气入宅后,由于有门槛挡住,生气可以在宅内聚集,形成住宅的气场,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家庭兴旺。
二是聚财运之说。古人把财运视为一种气,即财气,民间认为,财气进入宅内后,门槛能够阻止财气从门流出,有利于聚财。有一些地方把宅门称为“关栏”,是留住财源的关键口子,而能够留住财源的就是门槛。
三是挡阴风辟邪之说。民间认为,世间存在一种阴风和邪气,都是不干净的东西,不仅侵害人的身体,还会家庭不和睦、运气不好走等。门槛既能够起到阻止阴风进入屋内,还可辟邪,保持宅内风清气正。
四、祖先栖息地之说。一些地方民间相传,祖先之灵会定期回到子孙后代的住宅,尤其是逢年过节的祭祀之日,他们为了爱护子孙后代,一般不到其他的地方,而是在门槛上栖息。很多地方忌讳脚踩门槛或坐在门槛上,就是这个原因。
3、门槛的礼仪民俗
大门门槛历来被人们视为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也是内外有别的界限,形成了诸多传统礼俗。这里举几个例说明。
一是尊重和礼貌。当晚辈看望长辈时,晚辈先跨过门槛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当长辈来晚辈家时,晚辈跨出门槛相迎表示对长辈的尊敬。送长辈时,晚辈送长辈一定要跨出门槛相送,送晚辈时,长辈可以不出门槛。
二是逢年过节祭祖。我国农村有逢年过节祭祖的习俗。祭祖时吃水不忘挖井人,不仅要祭祀男方的祖先,还要祭祀女方的祖先,农村称“外家”。祭祀男方祖先的供品放在堂屋内,祭祀“外家”的供品放在门槛外的堂屋前面。
三是传统婚礼过门槛。农村很多地方的传统婚礼中,有一个过门槛的礼仪程序。新娘下轿后,先过烧着火的火盆,进入大门,在跨入堂屋门的时候,要路入竹筛(有的地方格筛)内,表示过门槛进入新家。
过去农村对新娘跨入堂屋门的门槛时,有一个有趣的预测,预测新娘先生育男孩还是先生育女孩,有男左女右的说法,就是说,在无外人干预新娘的情况下,由新娘自由发挥,左脚先跨入,先生育男孩,右脚先跨入,先生育女孩。
以上的门槛文化,包括礼俗,是我国传统统文化的一部分,至于民俗方面,有一些不免带有迷信色彩,为牵强附会之说,不足为信。
总而言之,古人在门口放门槛的用途,主要是为了支撑和稳固门框,从而起到支撑保护、门扇、墙体等多方面作用,给住居者出入住宅提供安全保障。至于衍生出来的文化和民俗,我们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又要摒弃迷信的说法。
为什么现在房子没阳台(为什么现在新房不建设阳台) 国家规定不让建设阳台以前很多楼盘都是利用阳台出挑半面积来增加套内面积当作福利甚至直接算入套内面积卖钱,对于开发商来说这部分没有税不计入总面积,相当于白拿到的,新规范实施后,有些城市还出台了地方规范,要求阳台面积不得大于多少多少平方米,有些城市要求阳台必须在主体结构内,有些城市要求阳台必须全包。2、高
为什么酒店的床单都是白色的(酒店床单和毛巾几乎总是白色的原因) 床单有多种颜色和面料,从灰色到红色再到蓝色。浴巾也是如此。你自己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或者你可能认识一个在他们的亚麻布上保留流行颜色的人。但是当你去酒店时,通常不会有很多种类。被子可能是五颜六色的,但床单和毛巾几乎总是白色的——明亮的高功率白色。考虑到酒店白人穿很多衣服这一事实,这是一个奇怪的选择。虽然
床单为什么会变黄怎么样弄掉(为什么男生的床单容易发黄?) 说到床单发黄的问题,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脏了?”其实,床单发黄的原因可不只是脏,它和生活习惯、体质、季节都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床单特别是男生的床单容易发黄,如何判断皮肤是否被螨虫侵扰,以及冬天到底多久洗一次床单才合适。为什么男生的床单容易发黄?很多人觉得床单发黄是因为没洗干净,
为什么笔记本触屏失灵(笔记本触摸板用不了?) 完蛋了,触摸板动不了了,这怎么搞?鼠标是好的,这下玩完了,触摸板坏了。从小不学好,长大修电脑,今天来盘一下联想的拯救者。刚清完灰,但是我发现进系统之后触摸板怎么动都动不了,难道触摸板坏了?鼠标看一下,鼠标是正常的,这怎么搞?清了灰之后排线我记得全部插牢了。之前触摸板也是可以用的,注意看一下,F1到F
主卧为什么不宜外人睡呢(夫妻的床为什么不能让第三个人睡?) 在外面打拼了半辈子的小两口通过积攒,终于在城里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家,但是谁家都会有来客人的时候,比如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闺蜜等。如果房间不够住你会腾出你俩的房间和床出来给他们住吗?为什么有些夫妻俩宁愿吵架也不愿意腾出自己的房间来让他们住?会引发夫妻感情不和夫妻共同的卧室睡的大床属于夫妻